叙述家风故事 展示代代传承的民族精力 《记住乡愁》“门楣之上”系列节目开播

发布时间:2025-04-03 06:49:23浏览次数:1作者:纪实栏目

  “国有史、方有志、族有谱”,中国人自古就有以史为鉴、懂事喻世、鼓励后者的做法。前史上,一个个陈旧的宗族为生计和开展,把仁善之德、家国大义凝练成意义深入的文字,高悬于门楣之上、厅堂之中,陈旧的匾额以及与之相关的楹联、家谱、家训等文明符号,烙印下的不仅是代代相传的家风,更是中国人崇高的品德理念、家国情怀。

  为讲好古今家风一脉相传的故事,《记住乡愁》栏目组推出系列节目“门楣之上”,于2025年1月1日起周一至周五晚八点档,在中心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世界频道首播。

  2025年是习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发明重要论说提出的十周年,《记住乡愁》“门楣之上”系列节目以门楣之上的牌子为物质载体,以传承千年的家风祖训为精力载体打开创造,把家风连接成民俗,把民俗凝集成国风。

  在山西晋城上庄村,悬挂的“正己率属”匾,时间劝诫后人,不管人前仍是独处,都要守着心里的那把“尺子”,正心才干正身,律己才干律人;在湖南湘阴的“柳庄”,一方“六合正气”匾叙述着左氏宗族心胸家国、淡泊明志的家风;“两弹功臣”邓稼先把终身献给了祖国的核工作,在“择一事 终终身”的邓氏宗族,还有人用终身写下横平竖直的人生抱负,用终身看护了家园的绿水青山。

  每一块门楣的背面都有一段前史故事。节目在发掘门楣故事的一同,更侧重显示家风的代代相承和历久弥新,让观众感受到中华优异前史传统文明的生机与生命力。

  中国人常讲“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全国”,家风既是一个个宗族的精力内核,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。“家国同构”更凸显家风在文明传承中所扮演的重要人物。黄桥古镇的何氏宗祠悬挂一块“吏瘦民肥”匾,何家后代不管是为官仍是做人,也都以“忘我之心利益别人”为规范。受何氏家风的影响,现在的黄桥古镇设立了一个又一个民意小屋,镇里的人大代表、志愿者轮番来此,倾听民声、了解民意,为大众处理实事。

  《记住乡愁》“门楣之上”系列节目,着眼于新时代布景下的门楣文明,显示出中华优异民间传统文明永不过期的先进性。

  “全国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”家风,是每一个个别生长的精力印记,也是建立在中华文明之根上的团体认同,为了记载并展示这一中华文明的思维精华。《记住乡愁》“门楣之上”系列节目经过写实拍照、前史故事情形演绎、文明学者或宗族后人实地解读等多种体现形状,唤醒专归于中国人对“根文明”的情感认同。

  2025年1月1日晚八点,《记住乡愁》“门楣之上”系列节目行将开播。确定央视中文世界频道,让我们我们一同倾听那些在韶光长河中历久弥新的家风故事。

上一篇:2024年纪录片:传承时代薪火 守望精神家园